阿里巴巴为何要重返港交所IPO
原因一:多一条融资渠道,多一笔股权融资。阿里巴巴体量比较大,同一个市场连续融资会对市场形成压力。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融资也不能。
原因二:融资是为了竞争,阿里巴巴的对手们瑟瑟发抖。比如美团、京东。
原因三:和港股是“旧情复燃”。当年阿里因为同股不同权而在港股上不合规,如今障碍已经消除。所以弥补这方面的缺憾。
原因四:改善港股上市公司的结构,做大做强这个资本的国际窗口,并和腾讯在离岸融资上面对面单抗。腾讯如今在国外主要是游戏,其核心社交在国内,所以腾讯在海外业务拓展不如阿里巴巴。而港股的话,还要和阿里巴巴竞争融资份额。
原因五:阿里巴巴这些年体量扩张太快,也缺钱。
原因六:美股连涨十年,根据周期惯例,未来有可能造成股价风险。
11月13日晚,阿里巴巴向港联合交易所网站递交招股书,正式确认在香港IPO。此次上市的理由,阿里巴巴在招股书中提到,“其相信在港交所上市将为其提供进一步扩大投资者基础并拓宽其资本市场融资渠道。”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在写给投资者的信中说,“我们希望能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积极参与到香港的未来建设中。
阿里巴巴此次重返港交所IPO的原因,大概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分析。
第一,全球资本市场上,一家公司可以选择在一个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也可以选择两地或更多地方上市。上市完成后,阿里巴巴集团在纽交所的上市地位不会改变,香港上市股份与纽交所上市的美国存托股将可互相转换,每一份美国存托股代表八股普通股。
选择两地或多地上市,可以扩展股东基础,筹得更多的资金。不过,众所周知,阿里并不差钱。阿里最近季度财报显示,阿里当季营收为人民币1190.2亿元,比市场预期高出22亿元。
第二,阿里巴巴此次赴港上市融资额为100亿美元,也许不是融资,更像是回归。2014年,阿里巴巴与港交所擦肩而过,当时阿里承诺,只要条件允许还会回来。
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健康和阿里影业都在香港上市,还有很多关联公司都集中在香港,此次在香港上市,阿里巴巴能够更好地整合这些资源,达到效益最大化。而且,美国和中国时区不同,香港上市后,在美股闭市时间,还可以通过港股交易,股票的流动性会更强。同时,国内的投资者可以通过港股通购买阿里巴巴股票,能够间接得到内地投资者的支持,对阿里来说也是大好的消息。
所以很有可能,阿里巴巴这一举措是在为回归A股做铺垫。
第三,阿里巴巴选择在这个时候赴港上市,也存在救市的可能性,某些事件使香港的经济遭到了考验,港股也日渐低迷。
香港资本市场目前已经有了腾讯、小米、美团点评等科技互联网巨头公司,港交更是所的多次主动邀约阿里。在这个动乱的时刻,阿里的加入将能够再次增强香港资本市场实力,重建香港的国际影响力。
2007年,阿里巴巴网络有限公司(B2B业务)曾在香港上市。当时发行价为13.5港元,开盘价为30港元。2012年2月,阿里巴巴宣布私有化。同年6月,阿里上市公司完成从港交所退市。2013年中,阿里巴巴再次赴港,寻求集团整体上市。9月,港交所遭遇阿里合伙人制度的“双层架构”,当时未能解决同股不同权的问题。10月,阿里巴巴正式放弃在香港上市。2014年,阿里巴巴因坚持合伙人制度,与港交所擦肩而过。赴美上市的第一天,阿里巴巴就承诺,“只要条件允许,我们还会回来”。那么,为何阿里巴巴重返港交所上市呢?过去半年,阿里巴巴集团官方对于上市传言的回复一律是不予置评,但外界消息不断。对于选择香港再度上市,有证券行业人士告诉记者,阿里健康(00241.HK)和阿里影业(01060.HK)皆已在香港上市,而阿里巴巴还有很多关联公司都在香港上市,如果此次在香港上市成功,阿里巴巴将盘活这些资源,产生协同作用。该行业人士表示,此时“回归”,也有可能为阿里巴巴回归A股做铺垫。另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阿里巴巴集团此前选择美股上市的很大原因是香港市场当时不支持“同股不同权”。随着该政策的放开,阿里巴巴的合伙人制度将会进一步被认可。该制度被视为允许仅持有少数股权的现有管理团队控制董事会。目前在刚上市的同股不同权公司包括小米集团(01810.HK)和美团点评(03690.HK)。
事实上,6月17日,阿里巴巴曾发布公告,方案将普通股数量从40亿股扩展至320亿股。7月,阿里巴巴董事会同意了这项方案。与拆股一起,阿里巴巴将普通股与美国存托股份(ADS)的比率由现在的1:1变为8:1。外界普遍认为,拆股有利于阿里巴巴集团在港上市。2018年4月,香港市场迎来近25年最重大的一次上市机制改革,不再纠结“同股不同权”。随后便有阿里重回香港的传闻,直到现在靴子落地。对于阿里巴巴而言,接近阿里的知情人士表示,“回家”的好处显而易见。由于美国和中国处于不同时区,选择在香港上市,在美股闭市阶段,仍然可以通过港股交易,股票的流动性会更好。同时,上述人士还透露,内地跟港股有沪港通和深港通机制,国内的投资者也可以间接购买阿里巴巴股票。作为本土的互联网巨头,能得到更多国内股民的支持,对阿里巴巴的股价来说长期利好。
谢谢您的问题。阿里巴巴一直希望在香港上市,只不过第二次条件成熟了。
阿里巴巴赴港二次上市与历史有关。阿里巴巴与港交所有很深的缘分。一方面,2007年阿里巴巴的B2B公司曾经在港交所上市、2012年私有化退出。2013年,阿里巴巴想在港交所上市,但是港交所不允许阿里巴巴的同股不同权的合伙人制度,所以未能成行,阿里巴巴只好转向美国。阿里巴巴始终将香港作为上市的首选之地,即使2014赴美上市时,还表态条件允许将回归国内资本市场。2018年阿里巴巴就已经部署重回港交所。另一方面,阿里巴巴的迅猛发展也让港交所反省,不能因为制度再放弃第二个阿里,此时香港等亚太市场对阿里巴巴等中国互联网企业的发展模式、融资能力等高度认同。2018年4月,港交所宣布允许双重股权结构公司上市,与阿里巴巴形成了良好呼应。双方都有意向在香港牵手,弥补历史的缺憾。
阿里巴巴赴港二次上市与现在有关。今年美国对华政策的高度不确定,中美贸易关系对于两国企业都有重要影响,阿里巴巴的估值和市场受到了波及。美国为了限制国内资本流入中国,不惜迫使中国公司从美国证券交易所摘牌退出,阿里巴巴的股价已经下滑,阿里巴巴对美国的忧虑也与日俱增,不能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阿里巴巴赴港上市,分散了单渠道融资的风险,拓展了融资路径。
阿里巴巴赴港二次上市与未来有关。第一,阿里巴巴成为首家同时在中国香港和美国纽约上市的国内互联网企业,今后阿里巴巴融资更加灵活,吸引国内资本进入,有助于加强国内资本的话语权,优化股权结构。第二,阿里巴巴的新融资可以用于人工智能、芯片等新技术以及蚂蚁金服的快速扩张中。第三,由于面对共同的资本,阿里融资可以分流腾讯、百度、美团竞争对手的流量。第四,港交所交易非常活跃,阿里巴巴在此股价上涨是大概率事件。香港也是阿里巴巴的核心业务市场,阿里巴巴在香港上市,拉近了与区域投资者的距离,投资者也方便投资。第五,阿里健康、阿里影业及很多阿里关联公司已在香港上市,阿里巴巴上市后将更容易统筹盘活该地区相关资源,产生聚集于协同效应。
欢迎关注,批评指正。
今天沪市最后一笔特大量,有何含义
8.27号,A股最后3分钟时,14:54分开始疯狂流入,3分钟时间从110多亿爆发式增长到近240亿元,而此后在3分钟时间又几乎全部回吐了出来,也就是说最后6分钟的时间内,大约北向资金买入120亿,又抛售了120多亿元。而这也造成了A股主要股指最后冲高回落,且成交明显放大的原因。外资为何在最后几分钟的时间内先狂买再疯卖?
为何会疯买?
这是因为,8.27号是MSCI将A股纳入因子从10%提至15%的最后期限,跟踪指数的被动资金必须在今天收盘前完成配置,同时,部分追踪MSCI的被动性基金选择在收前建仓,这样的戏码也不是第一次,2018年时已经有过一次,这样的建仓方式是国外基金常用的手法。因此,尾盘才会有外资疯狂买入的行为。
为何会疯卖?
因为有了之前外资尾盘建仓的经验,所以,不少主动性基金和不少炒作资金有提前建仓,趁机在正式纳入当天抛回给被动基金的买盘进行套利。所以,才会有尾盘疯卖,比如贵州茅台就是典型的案例,最后一分钟被疯狂的卖出。
总结:因为8.27号是MSCI将A股纳入因子提高到15%的截止日期,存在外资被动建仓和游资套利的行为,所以,才会有沪市最后一笔特大量的情况出现。
我是禅风,点个赞加关注,还有更多的精彩内容与你分享
感谢您的邀请。
今天沪市收市时的一笔特大量,除了市场本身交投比较活跃,买方市场力量稍微有点大之外,并没有什么特殊意义。
沪深股市现在的实盘交易规则是,尾市最后三分钟集合竞价,最后一秒撮合成交,故而,你看到的收市的特大量柱,是积攒了三分钟交易时间的成交量之和,若是你把它均分成四根量柱,也就没有这样的疑问了。
我已经更换了情感或文化领域去玩头条,希望我的回答能解除你的疑惑。并祝投资顺利。
最后三分钟,港股通资金流出120多亿元,其中,茅台流出7亿多,平安流出7亿多,从全天净流入240亿元到最后全天流入112亿元。
和上次最后竞价阶段多数明晟指数成分股竞价飙升3-5%不同,这次选择了最后三分钟和竞价流出120亿,显示“明晟指数第二阶段A股纳入因子从10%增至15%”在前期指数因关税问题持续大跌期间资金明显早有布局和埋伏,而国内资金都在期待类似上次最后竞价阶段明晟指数被动配置和按照收盘价配置的策略中获得竞价拉升的差价,结果,被埋伏了!
有人笑谈,特朗普就是专门在明晟指数建仓期发出“关税升级”, 在明晟指数建仓完成后发出“首脑互通电话”,反复做空做多的笑谈。至于真相究竟如何不得而知。只能说,海外指数基金并不是韭菜,他们也会借助市场情绪和预期做博弈操作。
但是,总体而言,今天指数能够出现如此大的涨幅最终站稳2900大关,还是离不开海外资金的流入因素。而短期的竞价和股价波动因素显然是博弈层面因素,并不会影响明晟指数乃至于后续的富时,标普等指数基金纳入因子提升带来的海外资金配置积极作用。
谢谢邀请,从分时图上看最后呈现的是往下砸的态势。个人觉得,尾盘是有资金卖出了。对当下的行情判断为震荡期,所以资金高抛低吸是正常行为。
一,走势上是震荡期
走势上判断行情依然为震荡期为主,因为成交量还是不够无法支持大规模上攻行为。短线资金利用昨天利空低开后做了一次超短线的抄底,今天收上影线冲高回落在尾盘的时候资金集中往外砸了。对于这种行情,操作上只能低吸为主。
二,盘面还能维持反弹吗?
这个问题要分析每天热点的强弱,从今天涨停的数量看差不多在70左右,相比昨天数量上是加强的。从这个角度,现在很难说行情已经结束了。不过还是那句话,操作上一定不能追涨因为成交量是现在最大的隐患。主要方向还是跟踪市场上的主线热点,在前排的龙头股上等待好的机会。
三,尾盘砸的资金相对猥琐
特别是在卡着收盘的位置往外砸的资金,给人的感觉上就比较猥琐,有点偷鸡的感觉。大盘最后收盘前砸出了成交量,说明是有资金往外卖了。但这些资金到底为市场有没有影响,影响有多大还需要看明天集合进价的情况。只要记住一点,在震荡期只要热点不死依然会维持震荡。看1分钟图成交额是117亿。
四,北上资金暴力建仓
8月27日,A股迎来MSCI二次扩容,各大指数出现强势大涨,一扫近日市场的阴霾。北向资金再度“暴力”建仓,全天净流入112.71亿元,在A股单日净流入的历史上排名第四。下午14:56,北向资金净流入113.36亿元,而到了15:59,北向资金的净流入飙升至240.91亿元,短短3分钟,北向资金净流入128亿。然而3点钟收盘,北向资金净流入瞬间降至112.71亿元,上证指数分时图也出现明显的回落。
总结:
成交量最集中的时间段就是早盘的集合竞价和尾盘的最后的半小时,所以成交量有所放大也算正常。毕竟现在的行情持续性不好说,昨天利空低开今天高开高走当然会有资金选择短线出货,这从操作的角度是非常正常的。从1分钟图判断,对于明天的开盘应该会有一定影响,低开的概率比较大一点,不过具体的等待明天验证吧。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猪爸爸看股市,欢迎各位转发、评论、点赞。
感谢邀请!
8月27日讯 早盘两市双双高开,开盘后三大股指震荡上攻,沪指涨近2%重返2900点,深成指涨超2.5%,创业板指大涨近3%,三大股指分别创下8月2日、7月3日、4月30日以来新高,午前市场小幅回吐涨幅;午后市场略有回落,不过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却持续增加,尾盘北向资金净流入额一度超220亿。
截止收盘,沪指涨1.35%,报收2902点;深成指涨1.86%,报收9443点;创业板指涨1.71%,报收1628点。临近尾盘,北向资金流入大幅波动,其中沪股通全天净流入73.7亿元,深股通全天净流入43.9亿元。
但是在收盘前的最后一分钟里,我们看到了三大指数集体下挫。而在尾盘也有明显的大单卖出。
那么对于这样的情况来看,有什么原因呢?
1)前期提前布局的资金有一个见好就收的获利了结局面;
2)今日涨幅过大,有些投资者,机构担心明天低开;
3)短线跟风资金;
要知道,今天的大涨源自于尾盘MSCI第二次扩容调整正式生效,A股纳入因子将从10%增至15%。相关追踪MSCI指数的被动型基金,必须于生效前(8月27日收盘前)完成建仓或加仓,保证基金净值不偏离MSCI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