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上轰动大江南北的"蚕神杀人事件",究竟是怎么回事
大家知道,中国人喜欢造神,尤其是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比如门神、灶神、财神等。在我们古代社会中,一直都信奉男耕女织的生活,因此养蚕织布也就成为妇女们最常见的劳作之一,自然养蚕也不可避免会被人们所神话。
据说,传说中黄帝的妃子嫘祖,是第一个发明养蚕抽丝的人,因此她也被人们封为蚕神,又称为“蚕神女圣”。
根据文献记载,妇女们在每年开春养蚕时,都会供奉并祭祀这位嫘祖蚕神,让其保佑蚕宝宝们能够早点出丝。同时,如果肆意杀害蚕,还会受到蚕神的惩罚。
也正因这个神话传说,在明朝弘治年间,发生了一件轰动大江南北的“蚕神杀人事件”。这个事件被记载在明代的《治世馀闻》一书中,其作者是明代文学家陈洪谟,也是弘治九年的进士。
他的这本书是专门记载弘治一朝的所见所闻,而且每篇文章都是由当事人亲自述说,因此具有极高的可信度和史料价值。
根据书上所记载,在弘治中期,浙江湖州安吉县有个姓伍的富豪,他以养蚕发家,富甲一方。有一年,他养了很多蚕,但桑树种植却没有跟上,导致很多蚕没有口粮。
这时,这位富豪就派出三个家丁,让他们挑选出十几框的蚕,然后将其全部活埋入地窖里闷死。 完事后,三个家丁向富豪汇报时,富豪说:“虽然抛弃了十几筐的蚕,但剩下的蚕还有许多,现存的桑叶也撑不了太久,所以你们仨赶紧去集市上再买些桑叶回来。”
随后,三人驾船去集市逛了一圈,却没有买到桑叶,只好悻悻而回。 在回来的路上,他们一直在发愁怎么跟富豪交代。
就在这时,忽然河面波涛汹涌,隐隐若有怪物游来,三个家丁吓得面无人色,却听扑啦啦一声响,一条半米长的鲤鱼猛地跃上了他们的船上,在甲板上翻滚不停。
说时迟那时快,三个人连忙将其网住,面露喜色,虽然他们没有买到桑叶,但这么大一条鲤鱼送上门来,他们拿去给富豪,至少可以少挨几句臭骂,于是他们赶紧划着船往家走。
这时,当地巡检司的捕快恰好正驾着小艇在河道上巡逻,见他们的船划过来,感觉其船的吃水线被压得很深,划桨的人也很吃力,似乎船上装了什么笨重物件似的,于是捕快便追上去检查。
看到捕快过来,三个家丁就如实说船舱里只有一条半米长的鲤鱼,是刚刚捕捞的,别的什么都没有。捕快自然不信,他登上船细细搜索,竟在甲板下面的暗格里发现一条人腿,而且是刚割下来的,还在滴血。
所谓的“蚕神杀人事件”记录在《治世余闻》一书中,案件发生在明朝弘治年间,地点在湖州,情节很诡异,大致过程是这样的:
当地有一位姓伍的大户人家,种桑养蚕。有一年蚕养得太多,桑叶的产量不够吃,只好放弃一些蚕,一共有十几筐,直接埋到土窖里,任其死掉。
伍家又派三位家仆驾船去买桑叶,回来喂蚕。三个人到市上白跑了一趟,没买到桑叶。驾船返回时,突然有一条几斤重的大鱼从水里窜上来,落入小船中。三个人大喜,准备带回去送给主人。
三人半路要经过一个名叫皂林的地方,明朝时这里设有一处巡司,负责盘查往来的船只、货物。三个人的小船有一点不寻常的地方,引起巡司官员的注意,就是小小的一只船,却用了两只橹,跑起来特别快。于是官员追上去盘查,这一查果然查出了毛病,船仓里竟然装了一条人腿。
三个家丁也吓了一跳,那个船仓里明明装着那一条几斤重的大鱼,哪里来的一条人腿?
这个已经属于刑事案件,三个家丁被送到浙江按察司,投入了牢狱,严刑审讯,要他们交待人腿是哪里来的,他们是不是在哪里害了什么人?
古人的审案手段是很可怕的,根本不会顾及什么嫌疑人的权益,屈打成招的例子太多太多。而在这个案子当中,三个人的小船上藏了一条人腿,说明三人肯定有命案在身,或者了解某桩命案的实情,所以浙江按察司的审案人员毫不手软,根本不相信什么大鱼的鬼话,只管痛打,要他们说出尸体藏在哪里。
三位家丁熬不过去,只好胡乱招供说:尸体藏在伍家。办案人员带着他们回去寻找尸体,他们胡乱指了一个地方,挖下去,原来就是埋蚕的地方,十几筐蚕已经无影无踪,挖出来的竟然是一具少腿的尸身。
后来,伍家的主人和几位家丁伏法,这一件“蚕神杀人事件”,传遍大江南北,并传到了京城,越传越神。
今天我们已经无法还原案件的真相,但个人认为以下这些是可以明确的:
首先可以确定,这桩案子与蚕神无关,也与大鱼无关,许多东西是在流传的过程中添加进来的。甚至不排除《治世余闻》的作者也进行了某种加工。
因为此书中是有一些荒诞的记载的,比如记载了南昌府一处城隍庙的地面上长出一块石头,几天之内长到了三四尺高。再比如,书中记载太湖边上的一座山向着湖中移动了几亩地的距离,直到一位村民大喊一声,那山才停下来。
蚕神杀人,发生于明朝弘治年间,案件之惊悚,情节之荒谬,结局之离奇,既令人匪夷所思,又莫名其妙,到底是谁杀了人?杀的这个人又是谁呢?
无人知晓!
湖州有一伍姓大户人家,世代养蚕为生,家里有几十亩的桑田,又有几万筐的春蚕。
有一年,蚕妈妈产能过剩,生了许许多多的蚕宝宝,因为蚕宝宝实在太多,桑叶一时供应不上了,伍财主只能忍痛割爱,将几百筐的蚕宝宝处理了。
如何处理的呢?
这玩意儿不能吃,不能喂猪,卖的话也没人要,因为不光伍家蚕宝宝过剩,别人家也一样,于是,伍财主只得把几百筐的蚕宝宝倒进了地窖里,任由蚕宝宝自生自灭了。
当然,没有桑叶吃,这些蚕宝宝的结局只有死路一条。
处理完了之后,伍财主又安排三个家丁去周边集市上收购桑叶,毕竟没被处理的蚕宝宝还需要吃饭的。
三个家丁到了集市之后,一无所获,他们去的晚了,桑叶早被抢购一空,三人垂头丧气地回来了,他们是驾船去的,回来依旧是驾船。
三人轮流摇船,船行驶到一半之时,奇怪的一幕出现了,但见水面上阵阵涟漪,水花四溅,突然一只金色大鲤鱼跳了起来,“吧嗒”一声正好落在了船舱里。
怪事年年有,今日特别多!三人赶紧按住了鲤鱼,只见它全身金黄,足足有十斤重,三人大喜,虽然他们没采购到桑叶,但捉到了大鲤鱼,主人或许不责怪他们了。
三人兴高采烈地向前行驶,这时候,突然有人大喊“喂,前面的船速速停下!”,三人大惊,远远地望去,好像是官差模样的人。
不一会儿,他们的船靠近了,果然是官差,是巡司,专门检查来往船只,看有没有走私货物的,三人船上除了一只鲤鱼,别无其他的了,所以并不担心。
巡司上了他们的船之后,骇的呆住了,因为在船上发现了一只血淋淋的人腿,兀自冒着血,家丁吓得呆若木鸡,瑟瑟发抖,这时候,巡司赶紧控制住了三人,押送衙门审讯。
古人由于认知有限,经常将一些不可控的物体或者力量归结于神。由此,演化出了很多的神祇,比如主管财富的财神赵公明、主管降雨的龙王,以及管理土地上庄稼生长的土地公等等。
同样,各行各业也有自己的神祇,比如从事农业的人会祭祀三皇、山神、仓神、蝗神、土地神等等,从事渔业的人员会祭祀天妃、鄱官神等。从事运输业的人员会祭祀马神。而从事养蚕织丝业,在民间则祭祀马头娘,这里的马头娘就是民间传说中的蚕神。
古代神话传说中,蚕神本是蜀地女子。有一段时间,他的父亲外出,过了很久也没有回家,这时他的母亲非常担心,于是向天恳求,谁能够把自己的丈夫带回来,便把自己漂亮的女儿许配给他。
话音刚落,家中养的马奔出家门,过了几天就把男主人带了回来。女主人当时非常高兴,不过看到带回夫君的竟然是自己家的畜生,所以对嫁女一事食言了。
丈夫听了妻子的赌咒后,立刻把这匹马杀了,并且将马皮晾晒了起来。后来,这家的女儿路过马皮,马皮竟然裹挟者她飞走了,当人们发现马皮是,这家的女儿已经化成了一个蚕蛹。由此,民间奉祀她为蚕神。
既然成为了民间祭祀的蚕神,那么马头娘就需要保佑蚕农们丰收,同时也会防止蚕农们虐待蚕蛹。
明代文学家陈洪谟撰写的《治世馀闻》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明朝弘治年间,有一起蚕神杀人事件。当时,湖州人以养蚕织丝为业,在湖州安吉县有一个姓伍的大富豪,家中有大量桑树林,而且还有数不胜数的蚕。
蚕的繁殖能力惊人,但桑树叶的产量却跟不上来。时间长了,伍家人便准备抛弃一些蚕蛹,于是,伍家的家主派遣了三个家丁抛弃了十余框蚕,把它们埋到了一个地窖之中。
完事后,家中的桑叶还是不够蚕吃,于是伍家的家主又派遣了三个家丁去临近的集市上购买一些桑叶。三个家丁奉命驾船到去周围集市采购,但当年的桑叶却非常的稀少,无奈只能返回。
在返回的路上,三个家丁看到了一条非常大的鲤鱼,于是三人将鲤鱼打捞了上来,准备回家。就在这时,负责当地巡逻的官兵驾船例行检查。
官兵问船舱中有什么,三个家丁回答说是刚刚捕获的鲤鱼,于是官兵打开了船舱,并且搜查了一番。仔细搜索之后,官兵并没有发现鲤鱼,反而是发现了一条刚刚割下来的人腿。
我是水煮汗青,我来回答。
明朝的“蚕神杀人事件”非常奇怪,一户养蚕的人被指控“杀人分尸”,被衙门抓获后连同参与的家丁也一起判了刑。由于整个案件的经过非常诡异,被当时的老百姓认为是鬼神作怪,按照历史资料上的记载和描述,这个案件疑点相当多。下面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这起五百多年前的惊天血案。
明朝弘治年间,浙江湖州养蚕的人非常多,其中有一户姓伍的人家因为养蚕技术高超,他家的蚕养得特别好。养蚕技术好了,但种桑树的技术他却没提高。蚕繁殖的越来越多,桑叶就开始不够了,伍老板思前想后,只能通过缩减养殖规模来解决饲料不足的问题。
于是他找来三个家丁,要他们把蚕装在箩筐里,抬到土窖去埋了,前前后后一共埋了十多筐!家丁埋完蚕后,还是划着船到市集去买桑叶了,结果失望而归,市集也没有卖桑叶的了。
三个家丁驾船而归,突然有条大鲤鱼跳进了船舱,足足有好几斤重!大家都非常开心,心想桑叶没买到,给主人带条鲤回去也不错,于是大家急忙加快了划船的速度。
都说无巧不成书,就在家丁们兴高采烈回家的时候,旁边却来了一艘衙门巡检的船。家丁们快速划船的举动让巡检人员产生怀疑,便上前把他们截了下来并且上船检查。不查不要紧,一查却查出来惊天血案!
巡检人员进入船舱后发现,里面有一条人的大腿!家丁们吓坏了,心想这是怎么了?明明是一条大鲤鱼,怎么变成人的大腿了?巡检人员随即把这三名家丁绑至衙门,县老爷升堂审理。
在大堂之上,家丁们都一脸茫然,对这条大腿表示一无所知。县老爷急了:“人是木雕,不打不招啊?”吩咐左右差人把这三名家丁一顿暴打,其中有一位受刑不过,对县老爷说:“大人别打了,我招!”
县老爷听到肯招非常开心,问道:“好,肯招就好,这剩下的尸身现在何处?”
家丁说:“埋在家中。”
历史上描述祖国大好河山的名言诗句有哪些
历史上描述祖国大好河山的名言和诗句有很多。最著名的是毛泽东《清平乐.会昌》中的一句“风景这风独好”即写了大好河山,又讽喻了蒋介石当时围剿失败的政治意义,而这句风景这边独好又成了当代新的成语。《清平乐.会昌》:东方欲晓,莫道君行早。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
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也是不可低估的佳作。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这道词的创作气势恢弘,把祖国山河描写的如此宏伟,不过后边的句子毛泽东又与政治与抱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古时的佳句当然更多。如唐.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尽,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在此描写的是祖国山河的美好,带给了他如舟轻松的心情。
李白又一首《望天门山》,天门中一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雨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宋.柳永词《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暂泊楚江南岸。孤城暮角,引胡笳怨。水茫茫,平沙雁,旋惊散。烟敛寒林簇,画屏展,天际遥小山,黛眉浅。...这一篇的描写,把大好河山缩小到了一幅画卷之上。非常生动。
宋.舒亶《虞人美》芙蓉落尽天涵水,日暮沧波起。背飞双燕贴云寒,独向小楼东畔,倚阑看。浮生只合尊前老,雪满长安道。故人早晚上高台,寄我江南青色、一枝梅。这一篇由远写近,也许以山河的美好寄托了一个老人不久人间的一种悲戚情思。叹至:山河多美好!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这些诗形象的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观的景色,《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无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望庐山瀑布》,回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
“春江花月夜”,
“滕王阁序”佳;
“岳阳楼”上“观沧海”,
“大漠孤烟”飘“雪”花。
“赤壁怀古”“忆江南”,
“小桥流水”“有人家”;
“采菊东篱”“望岳”小,
“古道芳草”“夕阳斜”。
毛泽东写的沁园春,雪最能表达锦绣河山壮美之景,北国风光,千里冰雪,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欲茫茫,大河上下顿时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西秦汉武,略逊风骚,成吉思汗,只是弯弓射大雕,,,,,毛泽东的诗词写的气势宏伟,以革命家心胸坦识站的高看的远,写出了山河的壮美气魂!
毛主席诗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大河上下顿时滔滔。一一须晴日,看红装素果,分外娇娆。一一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一一山穷水尽疑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春。一一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一一等等!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战役打的极为惨烈
战争伴随着人类文明的诞生而诞生,当社会资源分配不均,或者有新的利益团体不满意原来的利益分配方案时,就爆发了战争。战争或是为了抢夺资源,或是为了满足统治者的个人私欲,但不管目的为何,战争的面貌和实质总是残酷的,每一场历史上发生过的战役都是流淌着无数人鲜血的,其中有些战役的惨烈程度更是难以用几个数字就轻易表达的。
长平之战,爆发于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长平之战的规模在世界战争史上也名列前茅的,参战双方带领了共计超过百万的军队,秦赵两国几乎动员了本国所有的青壮年,这是拼尽两国国力的一场终极对决。战役的最后,赵国四十万军队投降,然而等待这些战俘们的,是更加悲惨的结局。白起下令坑杀降卒,于是四十万手无寸铁的赵军被赶入巨坑之中,尽数活埋。此战之后,赵国元气大伤,国内人人为之惊恐哀悼,再无力组织大规模的部队来阻挡秦军的脚步。同时,秦国自身在此战中也损失了二十万的军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长平之战双方死亡人数数目之大,古今罕有,可以称之为中国古代战争惨烈之最。
蒙古与金国之间爆发的野狐岭之战也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野狐岭战役是成吉思汗侵金时期的关键战役,是决定“蒙起金衰”的决定性会战。成吉思汗以“报父祖之仇”(铁木真祖先俺巴孩汗被金朝钉死在木驴之上)之名,倾蒙古全国兵力进攻金朝,金军一路连连败退,在野狐岭周边时已经汇集军队近五十万。此战中指挥官完颜九斤战死,三十万金军主力土崩瓦解。完颜承裕在南逃过程中集结了数万残军,还没来得及喘息就在浍河堡被追击而至的蒙古军包围,成吉思汗亲率骑兵突击金军,完颜承裕孤身逃走。此战中金朝的野战机动兵力全军覆灭,九万蒙古军打败了五十多万的金国军队,此战激烈之程度前所未有,总计五十多万人战死沙场。
崖山之战又称崖山海战,发生于南宋祥兴二年(1279)。十万宋朝军队与两万蒙古军队在崖山展开大规模的海战,此战也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大型海战。崖山海战是决定南宋生死存亡的最后一战。战争的结果是元军获胜,十万宋朝军队全军覆没,战后海面上浮尸十余万。至此之后南宋国彻底灭亡。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余下的十万军民跳海殉国。此战死亡人数虽然不及前面两场战役,但是惨烈程度丝毫不弱于历史上的任何一场战役。十万宋军战至最后一兵一卒,战争失利后十万军民忠贞守节,投海自尽尽显其铮铮骨气。
以上三场战争,有的是战况激烈导致双方死亡人数巨大,有的是由于将领的残忍导致的大规模无抵抗能力的人员死亡,有的是为了气节而主动慷慨赴死。如今世界已步入现代化社会,国家的崛起不再需要战争,沾满鲜血的资源争夺也不再是国家强盛的唯一道路,今后的世界历史上也应该不会再发生如此激烈的战役了。
二战斯大林格勒战役可算作是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尤其在斯大林格勒城的争夺战中,作战双方的伤亡都非常严重,例如苏军第95步兵师于1942年9月底抵达斯大林格勒时有7000人,10月8日时仅剩下3000余人,到14日撤离前线时只有500人左右。苏军步兵第112师在会战一开始就投入作战,兵力约7000人,到9月29日仅余250人,编为一个混成营。步兵第187师在9月16日投入斯大林格勒城内,兵力超过10000人,到10月15日时仅剩下几百人,其中百分之九十的损失是在最初的几天内产生的,该师也因此获得了“近卫师”的称号。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围绕这座城市苏军损失了113万人,而德军的损失也超过了50万人,这些都是在六个月的时间里损失掉的,消耗速度是惊人的。
东线另一场残酷的战役就是勒热夫进攻战役,苏军这场进攻行动的代号是“火星行动”,几乎和斯大林格勒进攻战役(天王星行动)同时发起,苏军投入勒热夫的兵力甚至比斯大林格勒还要多,但是却没能取得后者那样的辉煌胜利,在一个月的时间里,苏军在勒热夫损失了34万人,过于惨重的损失以至于苏联在后方的官方战史中都没有明确的统计这场战役的真实损失。参加这次战役的苏军第20集团军损失了11万人中的6万,近卫第8步兵军辖下的第148和150旅在5天的战斗中就损失殆尽,剩余不到200人。不同于斯大林格勒战役,坚守勒热夫的德军第9集团军得到了强大的装甲部队增援,苏军没能取得纵深的突破,只能被迫进行持续的代价高昂的正面进攻,故而遭受极为严重的伤亡。
除了东线战场,其他战场上堪称惨烈的就得数1937年发生在中国战场上的淞沪会战了,这场会战中日双方投入了近百万的兵力,双方的兵力损失近40万人,其中中国军队损失33万人,日军损失6万人。这场会战历时三个多月,平均每天中国军队的伤亡在3千人左右,也就是说每天中国军队都会有一个师丧失战斗力,这种损失程度是骇人的,远远超过了此前的国内战争。但是中国军队并没有在惨重的损失下崩溃,而是顽强的作战到底,许多作战部队都是全部阵亡后才丢失阵地的,能够在这种伤亡程度下保持战斗意志的也就只有中国军队、德军、苏军和日军了。考虑到中国军队极为落后的武器装备水平,能够做到这一点也就更加难能可贵了。